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
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
研究绿色低碳发展、台儿庄古城保护、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非农自备井排查整治、枣庄英才评选、财政重大支出
2018年4月10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在市政大厦九楼西会议室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绿色低碳发展、台儿庄古城保护、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非农自备井排查整治、枣庄英才评选、财政重大支出事项等工作,议定了有关事项;并就开展好“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精确测算数据。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技术,科学测算我市低碳指标,平衡好碳排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明确2018—2020年年度低碳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区(市)、行业和具体企业。二是坚持综合施策。按照“美丽枣庄、绿色转型、低碳引领”的整体工作定位,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到能源、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瞄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坚持排放强度和配额总量双控,坚持存量降碳和增量添绿并举,积极推动碳转化、碳循环技术应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三是健全保障机制。细化部门责任,强化督导调度,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奖惩机制,确保按期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会议原则同意枣庄市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方案,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
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断加强和规范古城保护管理,提升古城文化内涵和旅游品质,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一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保护管理主体责任,将台儿庄古城城墙外区域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委托台儿庄区政府有关部门行使;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城内城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条例》执行到位,形成古城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切实把古城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治安管理,严禁在台儿庄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确保古城安全形势稳定,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加强古城风貌文物保护。严格控制古城天际线高度,保持古城风貌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加强古城文化的研究、整理和利用,尤其要做好以古驳岸码头、古建筑、大战遗址等为重点的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四是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市政府新闻办、法制办、台儿庄古城管委会要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形成关心支持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的社会氛围。会议原则同意枣庄市实施《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办法,市法制办、台儿庄古城管委会要认真借鉴成功经验,积极吸纳各方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公布实施。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的原则,认真承接落实好省政府2017年底削减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进一步取消和调整市级以下行政权力事项。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市编办牵头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和行政权力清单的调整工作,市政务服务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牵头将新增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理,实施行政许可的部门及时完成行政许可事项业务书册、服务指南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协调。市编办、市政务服务管理中心办公室要加强督导考核,指导协调区(市)做好行政权力事项精简、优化和取消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三是做好宣传解读。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制作简政放权路线图,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方便群众办事。会议原则同意2018年第一批调整市级行政权力事项1207项,并对外公布实施。
会议指出,推进我市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建设标准、师资配置、学校管理体制、学生就学保学机制“五个一体化”,让人民群众从教育改革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一是调整完善学校布局。根据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加快新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弥补教育资源失衡现状。二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深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眼乡村教育长远发展,审慎撤并农村学校,加强乡村中心学校对多校区、村小学、教学点的指导和管理。三是统筹解决大班额问题。结合枣庄实际,统筹推进2018—2020年大班额防控规划落实工作,建立大班额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新的大班额问题。四是强化就学保学工作。结合精准扶贫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和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全面摸清失学辍学情况,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会议原则同意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后提交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
会议指出,开展全面排查整治非农自备井工作,是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和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紧密结合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坚决全面关停非法非农自备井。一是明确政策依据。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认真研究吃透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备相关手续,确保责任到位、执法有据。二是全面摸清底数。市水利渔业、经信、地税、供排水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全面排查各行业取用水实际情况,加强举报线索查实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取用水信息台账,根据排查结果分别采取规范、封停、限期退出等整治措施。三是完善实施方案。认真吸纳各方面意见,进一步细化方案,坚持分类整治、分步实施,首先对洗浴、洗车、餐饮等行业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然后在学校、医院、工业企业等行业逐步推开,确保整治行动稳妥有序;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鼓励支持企业合法使用地表水和中水,依法关停“三无”企业、污染企业和安全生产不达标企业自备井。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取用水日常巡查,准确掌握地下水开采状态,防止已关停自备井死灰复燃,始终保持对非法自备井整治高压态势。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发挥水利部门排查整治主体责任,协调督促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抓紧部署,统一行动,限期整治。六是加强社会宣传。多渠道宣传非农自备井关停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细致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形成关停自备井的浓厚社会氛围。市水利渔业局要根据会议意见,继续修改完善关于开展全面排查整治非农自备井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办公室、市法制办审查后适时出台。
会议指出,人才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要继续大力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积极发挥本土人才聪明才智,构建全方位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切实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城市创新转型持续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表彰奖励“枣庄英才”,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会议原则同意第三批“枣庄英才”建议人选名单,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公布并兑现奖励资金。
会议原则同意市财政局建议,根据枣庄市职业中专新校建设实际调整投资总概算,增加投资3500万元,市教育局抓紧与市发展改革委对接做好立项调整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市政府党组各位成员、各位副市长要带头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坚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扎实开展好学习调研活动,现场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进作风、提升水平,助推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持续发展。
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石爱作,市政府副市长霍媛媛、张成伟,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宋丙干,市政府副市长刘吉忠,市政府党组成员、枣庄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建勋。
请假:市政府副市长周宗安。
列席:台儿庄区委书记、古城管委会主任王广金,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朱世宏,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作亮、孙永、张红卫、单敬芝,市编办王昌锋,市发展改革委李红民,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王广部,市教育局郝荣平,市科技局邵磊,市民政局闫博,市财政局孟繁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王振,市国土资源局刘圣根,市规划局李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刘全义,市交通运输局赵丽,市水利渔业局闫维松,市农业局凌利,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王明鹏,市卫生计生委杨宗河,市工商局王仕龙,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孙春雨,市环保局庄建泰,市统计局张正鹏,市林业局龙厚宏,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王子健,市政府法制办王广忠,市物价局杨晓黎,市城市管理局颜景焱,市政府研究室孔令东,市煤炭工业局胡仁俊,市地税局冉照坤,市政府办公室周鲁鹏、宋丽君、周建,市政府新闻办夏敏高。
决策解读